“31年前,老山收复战役中的激烈战斗中,班长罗仕忠虽然身负重伤,但依然英勇无畏地歼灭敌人,冲锋陷阵,勇敢地第一个登上了老山主峰。他在高地插上了军旗。然而,由于主峰的土层较薄,地面上满是碎石和弹片,旗杆难以稳固。尽管受伤且体力接近耗尽在线配资网站,他拼尽全力用身体支撑住旗杆,以防军旗因自己即将垂死而倒下。”
提到30多年前的对越反击战,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一张著名的照片:画面中,一面硕大的红旗在山顶上高高飘扬,红旗下,两个战士在不顾生死的情况下前进。照片中,扛旗的年轻战士显然体力不支,或许是受伤,亦或许已经牺牲。他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的重量压在旗帜上,确保这面旗帜能在风中高高飘扬。
虽然无数人由衷佩服照片中的英勇战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在那个年代,拍摄如此清晰的照片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在老山战役这类危险的前线。另一些人则从军事角度分析,虽然影视剧中常有战士们英勇扛旗的场面,但这些画面通常都经过艺术化处理,毕竟战场上子弹横飞,举着这样一面巨大的军旗,几乎成了敌人的活靶子。
展开剩余85%然而,尽管这张照片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老山战役中,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将军旗插在主峰顶上的壮举是真实的。罗仕忠,当年亲手将那面旗帜插在老山主峰的老班长(有资料称其名为罗世忠),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作为一名军人,打仗是责任。我看到无数战友牺牲,既然已经冲上主峰,必须插上信号旗,向周围的观察所报告,我们已经占领了阵地,指引后续部队继续进攻。”
罗仕忠还透露,插在山顶的旗帜并不是一面硕大的军旗,而是尺寸较小的信号旗,只有巴掌大,通过望远镜才能看清。这面信号旗的主要目的是通知后方,前线已成功占领。
当年负责老山主攻任务的营长藏雷,也回忆称:“我们的进攻是隐蔽的,绝对不可能拿着一面大红旗冲锋,那不等于自投罗网。老山地区属于亚热带丛林,战斗环境复杂,敌我双方在这个地方的对抗非常激烈,尤其是我们的进攻与敌方的防御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指挥信号如红旗、军号、反光物等都受到严格管控,以确保生死存亡。”他说,“像照片中那样举着一面大红旗插上主峰是完全不可能的。”
对于“老山插旗”照片中的主人公,在罗仕忠公开澄清之前,一直有着各种猜测。有些人认为,照片中的英雄是14军40师118团(即老山主攻团)2营5连副连长张大权,他在牺牲后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也有观点认为是张大权和罗仕忠一起将旗帜插上主峰。然而,罗仕忠对此并不认同。他明确表示,张大权并非旗手,而是副连长,且张大权牺牲时并未在主峰,而是在半山腰。
更为重要的是,张大权和罗仕忠并不在同一个连队。罗仕忠在多次采访中都低调谈到自己当年的战功,并坦言:“照片是真的,但上面的人不是我,是战友何天华,他现在生活得很好。”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部队第14军40师、41师及11军31师对老山发起全面进攻。尽管战前炮火准备充分,战斗的惨烈程度仍让参与其中的老兵难以忘怀。罗仕忠当时是118团7连2排5班的副班长,他所在的连队在战斗前一晚已秘密运动到阵地,准备随时出击。
当天凌晨5时56分,信号弹升空,炮火轰鸣,罗仕忠随大部队一同向老山主峰发起冲锋。7连负责进攻主峰,战斗异常惨烈,许多战友在前进的过程中倒下。仅半小时后,一声巨响后,一棵大树被炸断,罗仕忠被树木砸中,弹片击中大腿。但他依然以惊人的毅力推开大树,并在火箭筒手牺牲后,单枪匹马消灭了敌人的火力点,还俘虏了两名敌人。
由于伤势过重,罗仕忠被抬下去,但在这个紧急时刻,他被批准火线入党,并担任5班班长,继续指挥全班发起进攻。在随后的一次关键时刻,罗仕忠毅然拿起旗帜,和战友何天华密切配合,从老山主峰东面攀登,拼尽全力将信号旗插上主峰顶,为大部队指引方向。
战斗结束后,罗仕忠和何天华都荣立了二等功,他们所在的班也被集体评为二等功。罗仕忠的立功证书上赫然写着:“第一个冲上老山主峰。”
值得一提的是,何天华并未牺牲,而是平安度过了晚年。2014年12月,记者在贵州铜仁市找到何天华时,他表示:“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大家还提这些干什么?”他和老班长罗仕忠一样,都是十分低调的人,离开部队后便再未提起过当年的事。在采访中,何天华展示了自己的立功证书,上面明确写着:“在老山自卫还击战中,最先从东面攻上老山主峰。”
这些老兵从未主动提起他们的英雄事迹,因此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甚至误传误解。后来媒体在报道时,曾称罗仕忠已牺牲,而他自己对此早有所耳闻:“知道这个消息,但我没想太多。我身边的战友牺牲得太多了,能活着回来就已经很满足。”何天华也曾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的战士,他们才是最伟大的。”
罗仕忠的侄子回忆道:“叔叔不常提过去的事情,每次我们问他,他总是避而不谈。直到后来,我们才通过他家里的奖状和别人无意提起的事情才了解到他是老山战役的英雄。”罗仕忠也常说:“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英雄,他们看不到今天的好日子了。”
罗仕忠,作为“贵州小老虎”,在部队中以身材小巧、胆大无畏著称。尽管许多战友对老山插旗的事记忆模糊,但这段英雄的历史依然被后人铭记。
罗仕忠退役后,生活并不轻松。妻子在他儿子5岁时去世,他肩负起了家庭重担。尽管过得艰辛,罗仕忠始终低调谦逊,从未要求过什么福利。1991年,他在单位车祸中救人,尽管身体未受重伤,但他坚持将伤员送至医院,自己却没有去治疗。事故发生后,政府决定奖励他1500元,但罗仕忠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后来,他生活依然困难,尽管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甚至为家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2002年,瓮安县磷化公司进行企业改制时,罗仕忠选择主动内退,带领其他老员工一起响应号召。内退后的收入微薄,但他依然竭力支持家人,甚至不惜卖房送儿子上学。
2012年,罗仕忠终于实现了一个心愿在线配资网站,带着侄子回到老山,瞻仰牺牲战友的英灵。在老山麻栗坡烈士陵园,他面对一座座熟悉的英名,泪如雨下。他的侄子回忆道:“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流泪,他这个铁
发布于:天津市天元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