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虽然跨越了近百年的时间跨度,将江湖背景直接推入了战火纷飞的元朝末年,但从金庸在原著中留下的一些细节来看,杨过的隐退以及张翠山的江湖经历期间,仍然出现了不少动人的江湖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充满了悲壮与英雄气概,也映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英雄人物的抉择。比如郭襄凭借她过人的天赋与坚韧不拔的毅力配资平台资讯,在峨眉山创立了峨眉一脉,甚至与魔教的百损道人展开生死搏斗。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郭襄始终没有带领峨眉弟子发起针对明教的攻击呢?
《倚天屠龙记》的开篇,金庸通过张三丰的视角提到了曾几乎失传的邪功——玄冥神掌。张三丰认为,30年前,百损道人死去,这门极为邪恶的武功应该已随其消失。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百损道人留下了两位弟子——鹤笔翁与鹿杖客,他们不仅继承了玄冥神掌,还用这门功夫将张无忌打得几乎生死未卜。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张三丰的叙述中并没有提到自己亲手击杀百损道人,反倒暗示着百损道人是被郭襄所杀。原来,紫衫龙王曾在与灭绝师太的对话中提及,郭襄的剑法声名远扬,堪称江湖中的一代女侠。尽管紫衫龙王向来孤傲,但她在谈及郭襄时,依然不得不赞叹其剑法的高超,并且称郭襄为“郭女侠”。这就表明,郭襄在当年为民除害,亲手斩杀了百损道人,赢得了江湖的尊重,甚至连紫衫龙王这样的武林泰斗也为之折服。
展开剩余71%那么,作为父亲郭靖的继承者,郭襄为何不亲自带领峨眉弟子围剿明教呢?这其中是否有更为复杂的原因?
明教,作为一个源自波斯的教派,在唐朝时便开始在中土扎根。由于其吸纳了大量行事乖张、不拘常理的邪门歪道,再加上与其他门派之间的种种冲突,明教很早就被贴上了“魔教”的标签。到了倚天时代,明教与六大门派的恩怨愈发深重。张无忌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明教与各大门派的矛盾达到极点,六大门派联合发起了对光明顶的围攻,场面血腥残酷。作为峨眉派的创派祖师,又被誉为女侠的郭襄,为什么不在此时带领峨眉弟子将明教彻底铲除呢?
难道是因为郭襄自知武功尚未达到足以对抗明教的高度?其实,这种猜测并不准确。事实上,郭襄在年仅19岁时,便已经领悟了“无招胜有招”的武学精髓。那时,她追随杨过的足迹来到少室山,与无色禅师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无色禅师是当时的武学宗师,但却被郭襄出其不意的剑法所震撼。郭襄将打狗棒法的某一招巧妙地融入全真剑法中,这种“似剑非剑、似棒非棒”的招式让无色禅师的袍袖被割开,眼中满是惊愕。这样的武技,正如风清扬所教给令狐冲的“无招胜有招”般,已经达到了武学的顶尖水平。
更重要的是,郭襄还曾得到金轮法王传授的龙象般若功、无上瑜伽密乘等绝世武功,此外,她还自学了弹指神通和空明拳等精妙技艺。凭借这些武功,郭襄能够以九阳神功的残缺部分为根基,自创峨眉一脉,成为江湖上与少林、武当并列的武学宗派。所以,郭襄完全有实力发动对明教的攻势,但她为何迟迟没有行动呢?
这其中的原因,必须从当时的明教教主说起。
张无忌最终化解了六大门派的围剿,成为了明教第34代教主。然而,张无忌之前的明教教主,是阳顶天。金庸对阳顶天的描写较为简略,但他原本并非这一名字。在《倚天屠龙记》最初的连载版本中,阳顶天的名字是“杨破天”。成昆曾回忆,杨破天是他年轻时的师兄,杨破天的妻子杨夫人也曾是成昆的师妹。杨破天在青年时期犯下大错,夺走了师妹的心,成昆对此耿耿于怀,最终导致了后来的明教覆灭的悲剧。
杨破天本是杨过之子,在郭襄失去父亲郭靖之后,他继承了明教的教主之位。为了恢复中原,他拒绝了波斯总教投降元朝的命令,坚决与蒙古鞑子对抗。如此说来,郭襄与杨破天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纠葛。首先,杨破天作为杨过的儿子,是郭襄的侄子。其次,郭襄对杨过的感情深厚,如何能对杨过的儿子痛下杀手呢?这些种种情感纠结,最终让郭襄决定不再联合各派围剿明教,尽管她早已具备了足够的实力。
这些情感上的牵绊,恰恰是郭襄为何始终没有选择攻打明教的根本原因。在那个时局动荡、英雄纷争的年代配资平台资讯,郭襄的内心充满了犹豫与挣扎,无法跨越那道道情感的鸿沟。
发布于:天津市天元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